沧螺集团在环保领域通过技术、资源循环、生态修复等具体实践,形成了覆盖生产全链条的绿色体系。以下从六个维度列举其典型环保案例,并附关键数据与成效:
一、绿色生产:清洁工艺改造
案例1:螺旋管成型节能升级
• 背景:传统分段成型工艺能耗高、材料浪费大。
• 措施:引入德国三辊卷板机连续成型技术,配套激光定位系统实时修正卷板角度。
• 成效:
• 单根管材成型时间从8分钟缩短至3分钟,能耗降低25﹪;
• 管体圆度误差≤0.5﹪D(D为管径),成材率提升至98.5﹪,年减少钢材浪费1200吨;
• 获河北省“绿色制造示范项目”称号。
案例2:双丝埋弧焊废剂回收
• 背景:单丝焊效率低,焊剂消耗量大。
• 措施:改用双丝埋弧焊(SAW)工艺,配套磁选+筛分回收装置。
• 成效:
• 焊接速度提升至1.5m/min,效率提高40﹪;
• 焊剂回收率超95﹪,年减少焊剂消耗300吨,降低危废处置费80万元;
• 焊缝熔深达母材厚度的85﹪,通过超声波检测(UT)。
二、清洁生产:废气废水治理
案例3:VOCs深度处理系统
• 背景:3PE涂层喷涂环节VOCs排放超标。
• 措施:800万元建设沸石转轮+RTO(蓄热式热力氧化)装置。
• 成效:
• VOCs去除效率达99﹪,排放浓度≤20mg/m³(国标60mg/m³);
• 热能回收率≥95﹪,年减少天然气消耗20万m³;
• 获沧州市“大气污染防治企业”奖励。
案例4:涂层废水零排放试点
• 背景:涂层废水含环氧树脂,处理成本高。
• 措施:在河北工厂试验“膜生物反应器(MBR)+反渗透(RO)”组合工艺。
• 成效:
• 中水回用率达,年减少新鲜水取用15万吨;
• 浓水经蒸发结晶生成工业盐,实现废水“零排放”;
• 技术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鉴定,达国内水平。
三、循环经济:资源再生利用
案例5:废钢-电炉短流程炼钢
• 背景:传统长流程炼钢碳排放高。
• 措施:与宝钢合作建立废钢回收体系,年回收管材边角料5万吨。
• 成效:
• 电炉短流程炼钢能耗较长流程降低60﹪,二氧化碳排放减少70﹪;
• 再生钢材性能达新料标准的98﹪,用于生产高强度螺旋管;
• 获工信部“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”认证。
案例6:聚乙烯涂层再生料应用
• 背景:报废管道塑料涂层污染环境。
• 措施:研发再生聚乙烯(RPE)掺混技术,在涂层生产中添加30﹪回收料。
• 成效:
• 再生涂层附着力≥8MPa,耐冲击强度≥18J/m(-20℃),性能达新料95﹪;
• 年减少塑料原料消耗2000吨,降低涂层成本15﹪;
• 产品通过SGS环保检测,出口无障碍。
四、绿色产品:低碳设计与回收
案例7:轻量化高强钢螺旋管
• 背景:传统管材重量大,运输碳排放高。
• 措施:开发Q355B高强钢螺旋管,壁厚较传统管材减少1mm。
• 成效:
• 单公里管材重量降低8﹪,运输碳排放减少12﹪;
• 应用于西气东输三线中段项目,年节油300吨;
• 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“金属产品奖”。
案例8:管道“以旧换新”回收计划
• 背景:服役期满管道处理困难。
• 措施:推出“以旧换新”服务,按残值30﹪抵扣新管费用。
• 成效:
• 年回收报废管道1.2万吨,其中60﹪经检测后用于农业灌溉围栏;
• 为客户节省采购成本1800万元,减少填埋占地5000m³;
• 入选河北省“循环经济典型案例”。
五、生态修复:厂区绿化与生物保护
案例9:厂界人工湿地建设
• 背景:工厂周边土壤盐碱化严重。
• 措施:在河北工厂周边构建5000m²人工湿地,种植芦苇、香蒲等本土植物。
• 成效:
• 土壤含盐量从1.2﹪降至0.5﹪,吸引鸟类20余种、昆虫50余种;
• 年固碳量500吨,降低周边区域PM2.5浓度15﹪;
• 获沧州市“生态修复示范工程”称号。
案例10:屋顶光伏与雨水花园
• 背景:厂区能耗与雨水径流问题突出。
• 措施:
• 屋顶安装2MW光伏板,年发电量240万度,满足30﹪生产用电;
• 厂区低洼处建设雨水花园,通过植物过滤和土壤渗透处理雨水。
• 成效:
• 年减少标准煤消耗720吨,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800吨;
• 雨水处理量10万m³/年,缓解市政管网压力;
• 入选“海绵城市示范项目”。
六、社会责任:环保教育与行业引领
案例11:员工环保大赛
• 背景:员工环保意识需提升。
• 措施:设立“环保金点子”奖,鼓励员工提出节能减排建议。
• 成效:
• 2023年采纳建议32项,如切割废料分类回收、涂层喷枪优化等;
• 年节约成本180万元,减少危废产生120吨;
• 获全国总“工人先锋号”表彰。
案例12:参与国标修订推动行业升级
• 背景:行业环保标准需提高。
• 措施:作为主要起草单位,参与GB/T 23257《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》修订。
• 成效:
• 提出VOCs排放限值从严建议(从60mg/m³降至20mg/m³),推动行业绿色转型;
• 产品通过PEF认证和美国UL 2728标准,助力出口项目规避碳;
• 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“科技进步一等奖”。
:沧螺集团环保案例的示范意义
沧螺集团通过“工艺革新降耗、资源循环减废、生态修复增值、标准引领升级”的四维策略,将环保措施转化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其案例不仅为钢铁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转型路径,更彰显了中国制造企业在“双碳”目标下的责任担当。未来,随着氢能炼钢、碳捕集利用等技术的落地,沧螺集团将持续深化环保实践,推动行业向零碳目标迈进。